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近年来,包头市土右旗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任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土右旗立足全市乡村振兴主战场的实际,充分利用人文环境,发挥“三农”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土默川大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乡村画卷。
全方位立体式 抓实抓细农村党建工作
以“组织工作提升年”为契机,针对农村党建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由组工干部全覆盖分组包联督导农村党建工作,构建了全员参与、全覆盖指导、全方面提升的农村党建新格局。
“全覆盖”包联 纵向落实责任
提前谋划部署,结合实际设立4个常态化农村党建工作督导小组,分组全覆盖包联督导全旗201个行政村,由领导牵头抓总,组织科全员参与,各乡镇组织委员协调配合,形成推动农村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开展岗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互相交流的模式,对下沉督导的干部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任务、熟悉政策要求、精通业务知识,为开展好督导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确定时间节点,各督导小组根据工作安排,每周至少联系包联点5个,并进行现场督促指导,以实际行动落实抓基层、强党建的鲜明导向。
“点对点”指导 横向对比提升
聚焦增强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结合当前工作任务,针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提升、村级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规范、系统、全面的指导。突出重点,对工作力量相对薄弱、问题相对突出的包联点,详细了解党建工作推进情况,逐点记录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农村党建工作指导组督查反馈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问题解决措施,提出具体意见建议,形成整改方案,推动农村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挂图式”整改 常态考核推动
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督导过程中建立的《农村党建工作指导组督查反馈单》,对照清单将各行政村党建工作需要整改的问题一项一项进行梳理,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人,以“挂图作战”的方式一项项推动落实。对已经完成的包联点整改项目进行标注,未完成的项目及时联系乡镇和包联点,及时跟进整改项目的工作进度,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强化考核推动,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党建工作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点与村“两委”班子星级评选和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挂钩,推动农村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完善村规民约 涵养文明乡风新风尚
移风易俗,表面上是改变行为习惯,实质上是改变价值观念,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
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过程中,土右旗将其与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善于激活乡贤文化中的道德力量,引导村民进行自治,完善村规民约,利用红白理事会等,让“小规约”涵养出文明乡风的新风尚。
“党建+”引领文明风尚
2020年,全旗201个村党组织创新开展抓党建促发展“比武争星”活动,从班子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环境治理等方面切入,制定了“10星”评定内容,涵盖了全旗各部门的涉农中心工作,推动农村党组织敢担当、善作为、勇争先,有效激发了全旗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利用各村(社区)的“大喇叭”、村村通广播、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倡导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严格落实申报备案制度,引导党员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创建+”破陋习立良俗
全旗201个行政村修订完善了自己的村规民约,完成了移风易俗工作村规民约全覆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让“小规约”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有效地涵养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评选表彰“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系列活动中,把绿色节俭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树立鲜明导向,通过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周边群众参与践行。
广泛开展“传承好家训、弘扬好家风”活动,挖掘整理和宣传推广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倡导家庭成员理性消费、健康生活。
志愿服务常态化 推动科技宣传深入开展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积极搭建科普工作平台
组织全旗社区、校园、乡村、科普基地创建“科普中国”e站21个,在各乡镇、行政村及社区建立科普书屋。在旗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大院等建成“科普之家”10个。建成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包头市科普示范基地2个、包头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个。建成土右旗科技馆、旗党群服务中心科技馆。进一步促进传统科普宣传方式与新兴媒体的结合,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强化科普信息在社区、乡村、校园的落地应用,从而打通基层科普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大力开展科技志愿活动
围绕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组织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科普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形成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截至目前,深入全旗乡镇、农牧业企业、社区、学校开展了15场专题讲座和实地指导,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3800余份,带动6000多干部职工、农牧民、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等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志愿科创中国行动”,组织重点企业的科技人员观看“科普大讲堂——有色金属云课堂”,内容涉及特殊冶金的内涵与范畴,特殊冶金存在的理论、技术问题、发展方向等原理与技术特点,助力土右旗有色金属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类培训,科技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增强了科技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土右旗全民科学素质。
上一条:包头:共绘文明底色 让一城文明风吹来满目和谐情
下一条:“四包四联”,聚力创城取得实效!
【关闭】
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 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承办 | |
![]() ![]() 蒙公网安备 15020702000161号 ![]() |